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










香港中大EMBA與佛教管理文化證書課程 參訪佛光山學管理
2023-08-15
香港中文大學EMBA課程暨佛教管理文化證書課程參訪團22人,至佛光山交流學習,前往禮拜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。成員為該校FMBA、EMBA校友,以及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,所設立的人間佛教管理文化證書課程學員。逾半數為首次到佛光山,期透過實地考察,學習大師的管理思想。透過和FMBA、EMBA的結合,讓企業主們也能了解佛法,進而影響更多人。
8月14日於佛陀紀念館佛前香,聆聽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開示和請益佛法。心保和尚說,「成佛」聽來遙遠,但如果清楚佛法,就能更明白人生的目標。成佛是做人最圓滿的境界,不成佛就是生生世世輪迴。韓國華僑李林義煩惱他們在韓國的佛教會改建問題,心保和尚建議可以比較地點的優缺點去思考。彭建政表示,外人看來他事業有成,但其實他始終煩惱不已,明知「放下」很重要,但就很難做到。心保和尚以大師〈哭婆與笑婆〉故事,說明轉念的重要。「過去也有很多不如意的事,但不也都走出來了?要能從煩惱中看到希望與未來,心念就是自己的世界」。
以及張傑、梁宇善、廖德昌、盧合齊等人提問,如何在短暫人生做有貢獻的事,怎麼克服懈怠、超越輪迴、處理家庭問題等。心保和尚回應,有智慧、積極的布施就是創造好的因緣。克服懈怠的方法就是精進。所謂輪迴其實是煩惱在輪迴,用智慧去除貪瞋痴,不起煩惱,就不再輪迴。佛教徒需受持三皈五戒,有戒律的規範可減少很多問題。
14日晚間於傳燈樓三樓,佛光山佛光大學董事長慈惠法師接心,以從事教育的角度分享,雖挫折不少,但成就感也難以言喻。以從事幼教的經歷說明,要能覺察孩子行為問題背後的原因,多給予鼓勵。回想當年如何開始追隨大師,並長達數十年,就不得不說大師度眾有方,且很了解年輕人的想法。從出家直到今天,一直在做有意義的事,是大師給了他豐富圓滿的人生。
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14日於佛館聚賢堂,介紹佛光山歷史及大師一生事蹟。大師辦有海內外5所大學、電視台、報紙等,這些都是早在青少年時期就已成形的想法,並用一生時間努力實踐。
8月15日,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帶領前往禮拜大師,參觀佛光山典藏的各版本《大藏經》。妙凡法師於綜合座談引領剖析大師〈真誠的告白─我最後的囑咐〉。大師提到有關他的財產是「空無一物」,因為是十方大眾的,但內心充實,所以又覺得整個世界都是他的。
中文大學商學院會計學院教授顧朝陽表示,他甚至想像大師如果是公司老闆,那他的企業必定是世界500大。「要創業的人可以讀大師的故事,因為各種艱難、困苦,他都經歷且超越了」。
中文大學商學院會計學院教授楊丹青分享,此行讓他覺得和佛教的關係更加接近,且發現佛法並不是那些幾千年前、古老且遠離生活的,例如三好、四給很好理解,也都很貼近生活情境。
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表示,曾有人撰述大師如果是位企業家,肯定是世界500大的專文探討,但更重要的是其真心關懷大眾的宗教家情懷。在場企業主們若能將此行所學運用在事業上,相信必能為企業文化帶來改變。
8月14日於佛陀紀念館佛前香,聆聽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開示和請益佛法。心保和尚說,「成佛」聽來遙遠,但如果清楚佛法,就能更明白人生的目標。成佛是做人最圓滿的境界,不成佛就是生生世世輪迴。韓國華僑李林義煩惱他們在韓國的佛教會改建問題,心保和尚建議可以比較地點的優缺點去思考。彭建政表示,外人看來他事業有成,但其實他始終煩惱不已,明知「放下」很重要,但就很難做到。心保和尚以大師〈哭婆與笑婆〉故事,說明轉念的重要。「過去也有很多不如意的事,但不也都走出來了?要能從煩惱中看到希望與未來,心念就是自己的世界」。
以及張傑、梁宇善、廖德昌、盧合齊等人提問,如何在短暫人生做有貢獻的事,怎麼克服懈怠、超越輪迴、處理家庭問題等。心保和尚回應,有智慧、積極的布施就是創造好的因緣。克服懈怠的方法就是精進。所謂輪迴其實是煩惱在輪迴,用智慧去除貪瞋痴,不起煩惱,就不再輪迴。佛教徒需受持三皈五戒,有戒律的規範可減少很多問題。
14日晚間於傳燈樓三樓,佛光山佛光大學董事長慈惠法師接心,以從事教育的角度分享,雖挫折不少,但成就感也難以言喻。以從事幼教的經歷說明,要能覺察孩子行為問題背後的原因,多給予鼓勵。回想當年如何開始追隨大師,並長達數十年,就不得不說大師度眾有方,且很了解年輕人的想法。從出家直到今天,一直在做有意義的事,是大師給了他豐富圓滿的人生。
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14日於佛館聚賢堂,介紹佛光山歷史及大師一生事蹟。大師辦有海內外5所大學、電視台、報紙等,這些都是早在青少年時期就已成形的想法,並用一生時間努力實踐。
8月15日,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帶領前往禮拜大師,參觀佛光山典藏的各版本《大藏經》。妙凡法師於綜合座談引領剖析大師〈真誠的告白─我最後的囑咐〉。大師提到有關他的財產是「空無一物」,因為是十方大眾的,但內心充實,所以又覺得整個世界都是他的。
中文大學商學院會計學院教授顧朝陽表示,他甚至想像大師如果是公司老闆,那他的企業必定是世界500大。「要創業的人可以讀大師的故事,因為各種艱難、困苦,他都經歷且超越了」。
中文大學商學院會計學院教授楊丹青分享,此行讓他覺得和佛教的關係更加接近,且發現佛法並不是那些幾千年前、古老且遠離生活的,例如三好、四給很好理解,也都很貼近生活情境。
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表示,曾有人撰述大師如果是位企業家,肯定是世界500大的專文探討,但更重要的是其真心關懷大眾的宗教家情懷。在場企業主們若能將此行所學運用在事業上,相信必能為企業文化帶來改變。
最新消息
佛光會捐200萬救援花蓮 佛光山法師赴光復鄉送暖
2025-09-24極樂寺名家公益講座 與人為善的幸福哲學
2025-09-24人間大學潮州分校師資歡聚 共許推廣教育文化願景
2025-09-24普中棒球隊立德盃得冠誠幸運 團隊精神更可貴
2025-09-24波士頓佛光童軍走出去 阿靈頓鎮日歡喜學習結緣
2025-09-24運動健康新人生 南華大學打造第三人生學習場域
2025-09-24彰化社大茶香光影交織 攝影美學共修
2025-09-24曼城佛光青年巧手素食行 弘揚素食文化促綠色環保
2025-09-24新竹市翔安康復之家幸福健康講座 主題「養生之道」
2025-09-24西來大學舉辦西班牙裔傳統月活動
2025-09-24
相
關
消
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