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9月24日 星期三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社會萬象 > 參訪交流> 香港中大EMBA與佛教管理文化證書課程 參訪佛光山學管理

參訪交流

字級

香港中大EMBA與佛教管理文化證書課程 參訪佛光山學管理

【人間社 李生鳳 高雄大樹報導】 2023-08-15
香港中文大學EMBA課程暨佛教管理文化證書課程參訪團22人,至佛光山交流學習,前往禮拜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。成員為該校FMBA、EMBA校友,以及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,所設立的人間佛教管理文化證書課程學員。逾半數為首次到佛光山,期透過實地考察,學習大師的管理思想。透過和FMBA、EMBA的結合,讓企業主們也能了解佛法,進而影響更多人。

8月14日於佛陀紀念館佛前香,聆聽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開示和請益佛法。心保和尚說,「成佛」聽來遙遠,但如果清楚佛法,就能更明白人生的目標。成佛是做人最圓滿的境界,不成佛就是生生世世輪迴。韓國華僑李林義煩惱他們在韓國的佛教會改建問題,心保和尚建議可以比較地點的優缺點去思考。彭建政表示,外人看來他事業有成,但其實他始終煩惱不已,明知「放下」很重要,但就很難做到。心保和尚以大師〈哭婆與笑婆〉故事,說明轉念的重要。「過去也有很多不如意的事,但不也都走出來了?要能從煩惱中看到希望與未來,心念就是自己的世界」。

以及張傑、梁宇善、廖德昌、盧合齊等人提問,如何在短暫人生做有貢獻的事,怎麼克服懈怠、超越輪迴、處理家庭問題等。心保和尚回應,有智慧、積極的布施就是創造好的因緣。克服懈怠的方法就是精進。所謂輪迴其實是煩惱在輪迴,用智慧去除貪瞋痴,不起煩惱,就不再輪迴。佛教徒需受持三皈五戒,有戒律的規範可減少很多問題。

14日晚間於傳燈樓三樓,佛光山佛光大學董事長慈惠法師接心,以從事教育的角度分享,雖挫折不少,但成就感也難以言喻。以從事幼教的經歷說明,要能覺察孩子行為問題背後的原因,多給予鼓勵。回想當年如何開始追隨大師,並長達數十年,就不得不說大師度眾有方,且很了解年輕人的想法。從出家直到今天,一直在做有意義的事,是大師給了他豐富圓滿的人生。

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14日於佛館聚賢堂,介紹佛光山歷史及大師一生事蹟。大師辦有海內外5所大學、電視台、報紙等,這些都是早在青少年時期就已成形的想法,並用一生時間努力實踐。

8月15日,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帶領前往禮拜大師,參觀佛光山典藏的各版本《大藏經》。妙凡法師於綜合座談引領剖析大師〈真誠的告白─我最後的囑咐〉。大師提到有關他的財產是「空無一物」,因為是十方大眾的,但內心充實,所以又覺得整個世界都是他的。

中文大學商學院會計學院教授顧朝陽表示,他甚至想像大師如果是公司老闆,那他的企業必定是世界500大。「要創業的人可以讀大師的故事,因為各種艱難、困苦,他都經歷且超越了」。

中文大學商學院會計學院教授楊丹青分享,此行讓他覺得和佛教的關係更加接近,且發現佛法並不是那些幾千年前、古老且遠離生活的,例如三好、四給很好理解,也都很貼近生活情境。

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表示,曾有人撰述大師如果是位企業家,肯定是世界500大的專文探討,但更重要的是其真心關懷大眾的宗教家情懷。在場企業主們若能將此行所學運用在事業上,相信必能為企業文化帶來改變。
12345678910第1 / 126頁
追蹤我們